11月27日,2017国际设计论坛(IDF)年度大会在广州南丰朗豪酒店举行。作为广州设计周的系列活动之一,本次论坛以“在地全球化设计DESIGN&GLOCALIZATION”为主题展开观点、案例的分享和思辨。毕路德建筑公司董事、总建筑师杜昀在论坛上作“删繁就简三秋树,领异标新二月花”主题演讲。以下是演讲实录:
杜昀
我很关心近几年中国设计师的发展,经常想我们能否有机会像日本设计师那样占领全球的市场,在全球的市场上有一席之地。我认为中国设计师可以从自己的审美哲学出发,创造一套属于我们自己审美体系。
我特别喜欢郑板桥的诗,“删繁就简三秋树,领异标新二月花”,意思就是用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,以少胜多,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审美本质。所以过去中国人讲究“道法自然”,但同时也追求浪漫。
我今天从佛、道、儒的角度上看中国传统审美和现代设计之间的关联性问题。首先是道家,道家讲求“天人合一”,用“真”的角度来看世界,这是我们中国人审美的最高境界。
设计不是越多越好。举一个例子,我们在深圳大梅沙重新整修雅兰酒店,用很低的价格做了一个中庭,不需要加入太多奢华的元素,就可传达休闲的氛围。此外,我们还用最简单的材料在天花灯上做出一些变化,从而表现度假的感觉。而客房部分,因为是重新装修的酒店,所以大部分客房空间都比较小,我们就尽可能把房间做得有趣一点。
如果说道家讲“真”,返璞归真,用“童心未泯”来看世界,那么佛家应该是“禅”,讲究“不修而修”,意思就是每天在吃饭、干活的过程中就可以修道,不需要天天读深奥的佛经,做深奥的学问,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你的修养就可以逐渐上升。
我们做设计的人,每次都希望有点什么新花样,希望做很新、很帅的东西。其实很多成熟、古旧的东西反而更有魅力,就像你看到原来的东西,你会有很多联想,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你会在旧的东西中找到舒适的感觉。
我们对深圳的万科中心做了比较大的改造,在最高层位的位置,我们在建筑的形态和外部环境的处理上下了很大功夫。原本万科室内室外的装修都非常简单,我希望经过我们的调整实现新的空间和新的意义。
我们为深圳某地产做的展厅,虽然空间比较简单,但我们也动了很多脑筋,做了很多“意境形”的东西在里面,包括墙面的装饰、空间的处理以及色彩的运用,尽量做到“简无可简”。什么是“禅”,我认为就是通过最基本的东西反映空间本身的美,没有过多的装饰。
我们的本土哲学其实是儒家思想,儒家的审美是“格物致知”,“格物致知”是中国传统文人审美最核心的东西,我理解为不媚俗和意境深远。在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中,主题并不是很重要的因素。我们现在的设计和审美普遍建立在西方美学思想的基础上,所以很流行用主题和故事来讲解艺术,但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用更抽象和自然的方式来做设计。
将“格物致知”贯彻得最好的我认为是董其昌。董其昌有一个习惯,就是模仿诸家的设计,但是他仿的东西一点也不像。董其昌说,他看到的是人们对于那张画的认知的总和。我认为,要想了解一件事情,就需要反复地看这件事情在历史上被理解的过程,然后才能真正理解这件事。看一个建筑,并不是直白地看到这是天花、地面、石头而已,而是需要看到这个东西在历史上是如何被解释的,再把这些东西叠加。
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有句话,“诗人对宇宙人生,须入乎其内,又须出乎其外”,意思是客观地看一个东西,还要看它内在的东西,外在和内在互动和印证的过程,就人们被打动的过程。
这是我们在洛阳根据年轻、时尚人群的生活方式所设计的简约酒店。我们希望把地方性的文化融合进去,但不是通过具像的形态,而是希望用意境完成表达。所以尽管我们用的是现代的材料,但是或多或少还是能感受到洛阳的元素,比如色彩、屏风等。与此同时我们把客房做得很质朴,是希望能反映品牌推崇的生活方式。
在完成一个艺术作品的过程中,设计哲学是一个原则,或者说是一种价值观念,这个原则和价值观念会和外部的世界发生呼应。作为设计师,我们要把心中的原则秩序反映在设计中,这才是有内容,否则所谓设计就仅仅是一种形式。一旦你的设计上升到艺术的层面,你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哲学和艺术共通的人。设计师追求对美的呈现,如何呈现,我认为我们可以饯行中国人对美的理解。
回到今天的主题,设计在地全球化,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倡导返璞归真的生活意境、简单真实的物质需求、清心寡欲的道德修养,也许可以看到另外一个未来全球化的人居环境,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。
谢谢大家!